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 
建筑立体美和装饰美的体现
更新日期:2011-12-13 点击量: 1172 [ 关闭 ]
  寺内的建筑大多不高,大多三四层楼高,最高的一处在后院,是30米高的弥陀塔。这座11层的塔原来是厂里的电梯实验井,外墙上每一层都有一尊大型的青铜浮雕偶像,绿色与白色两大色彩搭配得十分养眼。
    这座塔的外观呈方形,而且与一般“下大上小”的塔不同,弥陀塔是“下小上大”,被一些人称为有“头重脚轻”之感,这是源于原先实验井的式样,主要是内部做了些改造。乘电梯登顶,南面大虹桥、东望市区、西看安亭,北眺南翔。可谓十方佛境,一览无余。
     在万佛寺每幢建筑的白墙上,有大型的绿色青铜浮雕佛像和小型的石刻佛雕镶嵌其中,赋予了建筑体更多的精神风骨,也使硬质的建筑有了相对软的思想和风韵在内。整个寺院不仅体现出现代味和中国味,个性鲜明,也不失自然朴素、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。而通过技术手段,让旧建筑体现新功能,也使寺院成为宣传环保低碳的生动教材。
    黑色的屋顶、白色的外墙、灰色的廊柱,如同记忆中黑白照片中的江南民居,给人以清新亲切之感。尽管没有雄伟的山门、耀眼的金顶,也没有黄墙黛瓦、斗拱飞檐的传统风格,但它却是一座新落成的寺院。也正由于这种朴素简洁、横平竖直的建筑风格,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寺院的印象。
    这座名为万佛寺的寺院坐落在江桥金沙江西路200号,毗邻普陀、长宁、闵行三区。这里原先是一座电梯厂,寺院就是利用旧厂房改建而成的,这也开创了国内寺院建设的先河。从2007年开始筹建,目前已基本完工。
    来到万佛寺门口,首先看到的不是寺门,而是一个绿地广场,两侧各一条长长的绿阴停车场,一棵棵大树成为一辆辆车的分界线,与交通繁忙的金沙江西路形成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,万佛寺就“隐藏”在这个8000多平方米的绿地广场后面。进入寺院,参天的大树以及绿草红花错落有致,水池中各色金鱼游动。
    与传统的仿古寺庙不同,万佛寺的建筑风格是现代时尚的定位。开阔大气的天王殿、简洁明朗的钟楼等建筑单体都透出一股简约时尚之风。
    正因由旧厂房改建而来,不仅在用地、建筑等方面比同等规模的寺院建设成本少了约三成,而且万佛寺内的建筑留存着不少工业记忆。1000多平方米的大雄宝殿气势不凡,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。大雄宝殿的前身是一个车间,殿内4根方形的水泥柱子让人容易回想起当年车间内的景象。改成大雄宝殿后,内部新增了吊顶,外墙上则布置着大型铜雕佛像和小型石刻佛像,增加了建筑的立体美和装饰美。而原先厂区内的一幢普通办公用房,经过改建成为一座“六和居”,用来办公和住宿,使一幢普通的建筑在使用功能上有了新的突破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
相关新闻:
相关案例: